
此次拍卖的地块均位于杭州近郊区,其中37、38号地块均位于西湖区转塘镇,地理位置十分邻近,这两地块的住宅(设配套公建)用地部分面积达到154.11亩,与该地块相邻的是于
其余5个地块的拍卖也同样竞争激烈,34号、39号、40号、41号和42号地块成交价分别达到9.16亿元、3.8亿元、3.2亿元、15.4亿元和6.7亿元,其中楼面价最高的为9020元/平方,最低的为4262元/平方,而这些价格,几乎都逼近乃至超过了周围在售房产或二手房的价格。昨天的七个地块的出让总价,达到了56.36亿,这也是今年杭州土地出让市场上最大的一笔单。
而上个月初,房产巨头雅戈尔也在杭州拿地,创下楼面价高达15712元/平方米的房地产新高,这几乎改写了整个房地产企业在杭州拿地的历史。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在想,现在或未来准备在杭州购房的人们,将为这56亿最终卖单!政府真要把房价降下来其实也不难:请把地价降低,然后限定销售价!或将将土地大部分划出来推广租房。国有银行的资金直接交国有企业直营国民住房项目。试点居民租房制度,逐步缩小商品房的投放量。毕境,这样,银行风险也小很多。卖不起的人很多,但租不起的,毕竟少数。这才是根本之道。为了几个GDP,失去天下民心,特别是没有享受到社会主义分房政策的年青一代:大学毕业,也没分配,没也分房,全凭自己智慧和诚实劳动,却永远卖不起现在的商品房政策下的基本住房!在还没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情况下,接踵而至的就这是批可怜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面临在城市里卖不起房子,结不了婚的现实问题。不知政府可有解决扩招后的这么多留在城市的大学毕业生们的居住问题之预案!广州市长说得真好,这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封建的大唐时代,杜甫就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寒颜。可惜现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我们,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与杜甫何异?!
党不是说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市场吗?那就动用动用计划手段,而不是一味的加息等财政货币调节手段.要知道,所加之息最后还是一分不小的落在购房者身上.这一政策固然能挡住极小部分炒房者或囤地者的欲望,却更将更大的真正需要住房的工薪层加大了购房的难度.君不见,调控一次,房价就涨一次吗?可见这一方法未能从根本上控制房价,相反,却调紧了社会资源,相应的调高了房价!越调老百姓越无法承受房子之痛!物以希为贵,这是必然的经济规律。越调,资源看上去越紧缺,能不引起资源价格的上涨吗?高中学过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人都知道,难道政府这么多的所谓专家,学者,能不知道?别在骗老百姓了!如果这点行政能力也没有,就换人吧。反正我们也没选举权,直接接个能为维护我们这类群体(青年人)权益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还不如真正的做些实事,将有限的国土资源拿出来推行租房政策,让更多的百姓别再当商品房的奴隶或是连当奴隶都变得可望不可及!以租代售的政策,记得还向杭州市政府问计于民破解“七难”中提过,可惜12345研究研究后就没声音了。
租房政策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正面作用:
1、彻底解决炒房问题;
2、最大限度的利用国家信贷资金,降低银行房产信贷风险;
3、让大部分人租得起房子(租期与产权相同,相关措施可跟进)
4、减少开发商中间环节,返地与民,还利于民。
5、获得全民拥护,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加强中央集权,减少官员腐败。
不利因素:
地方和国家税收减少。
配套措施:
1、适当开征租房税(国家控制关乎民生的房价而非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来左右中央政策)
2、引导城市公民租房居住,更变中国人民几千年来要拥有一套房子的习惯,有利于节约社会和国家资源。将购房或炒房用的资金,引导国内投资或个人创业。
我想国家少几个GDP增长,但换来的却是天下民心,何乐不为?更何况,房款转化为个人创业款,获得的税收可能会大于房地产为国家创造的GDP数据!何不一试?看香港电视,我们知道香港警察的收入是算高,但他们也大多租房住,香港且能如何,大陆,有何不能?好在,建设部的有识这士开始注意到了,但愿天下寒士在没有享受到社会主义分房政策的情况下,能够享受一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获得一席小屋,好歹,也那是个“家”!那就是天下人之幸。
我们在声讨不良开发商和腐败官员的同时,我认为,喜欢捕风捉影的媒体,在这场调控大战中,没有很好的发挥媒体的责任,而集体沦为高房价的鼓动者,是引起社会资源紧张,促进高房价持续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特别是热衷于报道土地拍卖,开盘跟踪报道的媒体与记者,你们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直接误导市场资源紧缺,搅动房价上扬的后果.媒体为了获得开发商的整个版面的广告费而不沦软硬兼眼,论为开发商的枪手而与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背道相驰.同样的市场行为,各种拍卖,开张,多了,为什么对于楼盘你们这么情有独钟?就像近期物价上涨一样,今天报道这个东西涨价了,明天报道那个涨价了,老百姓看了报道,能坐得住吗?哄抢的后果是什么?相信媒体不是不知道.当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保持中立的时候,媒体更多是一个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监督者,而不应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机构和奸商.特别是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吃住行问题或产品,国家应立法禁止或颁发行政命令,禁止大众媒体对于楼市这一市场产品保持市场中立,不得进行宣传报道.宣染或吹捧市场价格,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与楼市的健康发展.
- 下一篇:转:纽约解决住房问题的高招





早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emot]15[/e